中国古代生活用香的风俗考--祛病除邪

        中国香道祛病除邪是传统医药养生的秘诀。古人很早就意识到“香气养性”这一养身观念,并将其广泛应用,故香料亦称香药。从中医的角度来说,焚香当属外治法中的“气味疗法”。制香所用的原料,绝大部分是木本或草本类的芳香药物。利用燃烧发出的气味,可以免疫辟邪、杀菌消毒、醒神益智、养生保健。由于所用的原料药物四气五味的不同,制出的香便有品行各异的功能,或解毒杀虫、或润肺止咳、或防腐除霉、或健脾镇痛。《黄帝内经》中阴阳五行、同意辩证的哲学思想是促进中国香道发展的一个里程碑。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“天人合一、顺应自然”为基本观点的传统养生之道,其中《生气通天论》、《金匮真言论》更进一步论述人的机体与自认的密切关系,辩证地说明了阴阳相消相长互相转化的关系。认识一个封闭的整体,因为人能自成系统,如唾液中担任保卫任务的细菌具有排他性,机体滋生具有免疫功能等。但同时又是一个开放体。说他开放,是他能与自我协调、融合,能与自身周围的气场发生作用,西欧受自然界省、光、电灯,并使之对人体的气血和五脏的功能活动有一定的影响;五色:青黄红绿蓝=对人体同样有影响等等。不同药性的香料对人体的作用不同。《神农本草经疏》记有“木香,味辛湿无毒,主邪气、辟毒疫温鬼。”“安息香,芬香通神明而辟诸邪”该经谈及沉香时说:“凡邪恶气之中,人必从口鼻而入。口鼻为阳明窍,阳明虚则恶气易入。得芬芳清阳之气,则恶气除而脾胃安。”诸多香药对人体产生作用的原理又是依据什么,《黄帝内经》中即使未“其有邪者,浸形以为汗”,即药物蒸汽,熏蒸肌表汗孔开汇,邪从汗解。奇妙的是近几十年来,神经免疫系统中间的饿紧密关系。人通过呼吸、涂抹等途径摄入的芳香成分,其质量虽小,却能影响整个“神经-内分泌-免疫网络”,并被“放大”、“延伸”而引起人体内的一系列变化,当一种香气使人产生舒缓、放松、美好的体验时,它不仅是一种心理感受,而是伴有脑电波、激素、血压等众多生理指标的改变,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养生功效。
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